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水稻育苗機械設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水稻育苗機械設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水稻盤育秧播種機有哪些經驗參考?
答:主要有:
(1)第一箱的前緣部分不容易放入土,所以,需要預先在 箱子的前端部分加入少量的土,如此第一箱也可以使用。
(2)調節噴水裝置的位置,正好在土表面水退下之前落下 稻種。
(3)播的稻種要浸種至露白,晾干至干殼狀態為最好。
2018年3月水稻要育苗了,機插秧怎么育苗?
既然是機插秧苗,那就需要秧苗脫離育秧盤上插秧機,這就要求秧苗要有發達的根系,農民話講要盤根好,苗壯。下邊就以我們北大荒的寒地水稻育秧為例做個簡單的敘述。
1,床土配制。水稻秧苗需要在苗床生長35-40天左右,去掉出苗的7-9天,大概需要28-30天的生長。這期間需要消耗一定的養分,所以床土必須營養充足、PH適當。目前黑龍江農墾的床土一般是拌壯秧劑,壯秧劑中含有殺菌劑、殺蟲劑、營養成分和固體酸。基本上可以滿足秧苗在苗床生長階段的需求。
2、播種。建議播催芽的芽種。播量為560-640斤/360平方米。播種量過小不易盤根,播量過大秧苗細弱抗逆性差。因此,要做好播量的控制。播種可以采取手推或者電動的播種器,作業質量較好,播種勻,不會出現種子重疊的現象。
3、出苗前保溫保濕。播種后看覆蓋土的反蘊情況,覆蓋土能及時反蘊,說明澆水充足;長時間啊反蘊,需要用微噴在澆水,增加床土含水量,防止干旱。播種后用塑料無色薄膜覆蓋,并將四周壓實,防止進風。
4、出苗管理。出苗時可能有覆蓋土頂蓋的想象,需要用壓種滾或者掃帚將頂蓋敲碎,澆透水,對于漏種的地方要補土。對于棚邊出苗不好的地方可以繼續用塑料薄膜或者無紡布覆蓋。
5、水分管理。秧苗澆水需要遵循三看澆水的原則,既床土發白、心葉卷曲、早晚葉尖不吐水的標準;澆水要澆透、減少澆水次數;澆水過勤,秧苗根系不發達,地上部分過盛,易發生立枯病、葉片腐爛等問題。
6、溫度管理。要控制棚溫在23-26度之間,棚溫過高秧苗徒長,秧苗素質差,棚溫過低,秧苗生長緩慢;可以安裝開閉式卷簾通風器或者燕尾槽,來提高通風質量;尤其在秧苗后期。要加大通風量,控制秧苗高度。在插秧的前3-5天左右。要晝夜通風,煉苗。
7、防病。水稻苗床易感染立枯病、青枯病。需要做好預防;在秧苗2-2.5葉期進行調酸,調節PH4.5-5.0,抑制病菌繁殖;使用殺菌劑,如瑞苗青、惡霉靈等藥劑防治。
大棚育秧苗的技術措施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因地制宜的變通技術措施。但是要抓住溫度、水分、防病這3個重點。我是黑龍江墾區的一名基層的水稻研發人員,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生產上的實際問題。
2018年3月水稻要育秧了,機插秧怎么育苗?
謝謝邀請!水稻機插秧是水稻生產中一項重要的增產技術,對于育苗標準要求較高,據試驗機插秧較常規插秧增長5%~10%左右。
小編認為機插秧育苗上要重點把我四個關鍵環節 : 一、選擇適合優良品種。根據當地有效積溫情況,選擇本地主栽品種中分蘗率高、豐產性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不要選擇沒有種過的新品種,以免因性狀不穩定影響產量。
二、做好浸種催芽。按照播種時期,反推時間,在播種前10天左右進行種子包衣,之后入浸種箱浸泡8~9天,之后用兩天時間進行催芽,晾芽后待播。二、采用毯式育秧技術。在浸種期間,進行苗床置床,做到平、直、細,選擇適合插秧機插秧規格的毯式秧盤進行擺盤,置入混有壯秧劑的營養土,整平后待播。按照播種期,采取重復播種的方式進行機械播種。
三、防治水稻立枯病。在水稻秧苗一葉一心期,用30%的惡霉靈按照每平方米3~4毫升的用量,兌水3kg,用噴壺澆施。在發病初期,可用95%的惡霉靈可濕性粉劑和蕓苔素內酯,按標準用量混合施用。
四、做好通風練苗。按照常規育苗方法進行通風煉苗,防止秧苗徒長。以上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了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下面我介紹下怎么用秧盤育苗吧!用機插秧有四種方法育苗。
1 和原始方法一樣,用營養土育苗,苗出床后用刀把稻苗分塊,分成插秧機需要那么大,缺點是人工切割不準確,苗盤根要很好,不然卷不起來。
2 紙盤育苗,紙盤需要折疊后才能使用,優點是可以重復利用,缺點是漲盤,插秧機下不去。3硬盤 這種盤拿來就可以用,而且不會漲盤,價格比紙盤高,用2到3年就要更換。我們現在都用下面這種。4硬盤 不過超厚而且結實,多少年都不用換,使用方便,省工缺點是價格太高,用地方太大。
我是田俊超 歡迎指教。
我們這是寒地水稻,全年積溫3500左右,水稻種植以旱育稀植方式為主。
1、準備好育秧鋼骨架大棚,大棚長60米,寬6米,秧苗約可供60地插秧。
2、準備好苗床土,每棟棚約需8方土。
3、準備好育秧盤,現在多以648孔毯式秧盤為主。
4、大棚擺盤,盤土厚約2.5厘米。
5、水稻種子處理,種子用種衣劑包衣,浸種約7天,32至35度催芽約48小時。
6、4月5日播種,播前澆透底水,注意控制好播量,每棟大棚約需稻種600斤。
7、播后覆土厚約0.5到0.7厘米,覆蓋地膜。
8、大棚封閉,等待出苗。
常用的水稻育秧方式有幾種?各有什么優缺點?
水稻育秧我知道的只有3種育秧方法:分別是(水育秧法)優點是易拔秧,傷苗少。(濕潤育秧法)優點是該育秧方法容易調節土壤中水氣矛盾,播后出苗快,出整齊,不易發生生理性立枯病。(早育秧法)優點是該育秧方法播種不受水源限制,早育秧法操作方便;適用于大、中、小苗的培育,不串根。有利于高產品種的搭配,此方法便于統一供種,集中規摸育種,并實現商品化供秧。
水稻育秧是指谷種經過催芽后撒入特定的苗床里,通過保溫保濕等手段使其快速長出壯苗。進而利于人工插秧,機器插秧。它具有省種,省水,提高經濟效益的優點。
在我們日常生產勞作中常用的水稻育秧方式有傳統苗床水育秧,旱地秧盤育秧,工廠大棚溫室育秧。
傳統苗床水育秧就是把谷種催芽后撒入整理好的有水和泥漿的苗床里,再蓋上塑料薄膜。整個苗床四周保持有水,期間利用水溫和薄膜調整溫度使谷種發芽長成秧苗。這種方法是比較傳統的育苗方式,它出苗慢,很容易受到寒冷天氣和陰雨天氣影響。適用于經濟落后地區小面積人工插秧或拋秧種植。
旱地秧盤育是在無水的田地里起畦做苗床。然后配制營養土鋪在秧盤里,再把催芽的谷種撒在有營養土的秧盤上面,最后再把秧盤放入整好苗床上。整個出苗過程需要澆水保持秧盤溫潤,并不需要太多的水。這種育苗方式,周期短,二十多天就可以出齊苗,壯苗。育苗成功率較高,適合人工插秧機械化插秧。
工廠大棚溫室育苗是一種集中式先進的育苗方式。它所采用的方法和旱地育秧差不多,只不過設備更先進且齊全,整個催芽,育苗,澆水全部在大棚溫室里機械化操作,溫度控制更精準。它育苗成功率更高,適合農戶集中育秧,大型農場育秧使用。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民種田育秧方式越來越先進。我們應從成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等方面選擇適合自己耕種的育秧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水稻育苗機械設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水稻育苗機械設計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