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設計屈服極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機械設計屈服極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σb,σs是什么意思?
在老版材料力學或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教材中,
σb是鋼材的抗拉(極限)強度。現在的教材中多采用fu表示鋼材的抗拉(極限)強度。下標 u 是英文 ultimate(極限的) 的首字母縮寫符號。
σs是鋼材的屈服強度。現在的教材中多采用fy表示鋼材的屈服強度。下標 y 是英文 yield(屈服) 的首字母縮寫符號。
σb、σp、σs、是材料力學中應力-應變曲線的常用符號,其中σb表示抗拉強度,σp表示比例極限,σs表示屈服極限。而σcr多用在材料力學壓桿穩定問題中,代表壓桿的臨界壓力。
1、抗拉強度,是金屬由均勻塑性形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抗拉強度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
2、比例極限,在材料彈性變形階段,應力一應變呈線性關系,材料處于彈性階段。但由于比例極限很難測定,所以常采用發生很微小的塑性變形量的應力值來表示,稱為規定比例極限,用σp表示。
3、屈服極限,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強度,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大于屈服強度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
4、壓桿的臨界壓力,在壓桿問題中,當軸向應力P增加到一定程度P'(小于許壓應力)時,壓桿的直線平衡狀態開始失去穩定,產生彎曲變形,這個力具有臨界的性質,因此稱為臨界力。臨界力大小與桿件的材料、長度、截面形狀尺寸以及桿端的約束情況有關。
屈服點(σs)是結構設計時取值的依據,表示鋼材在正常工作時承受應力不超過σs值;屈服點與抗拉強度的比值(σs/σb)稱為屈強比。它反映鋼材的利用率和使用中的安全可靠程度; 伸長率(δ)表示鋼材的塑性變形能力。鋼材在使用中,為避免正常受力時在缺陷處產生應力集中發生脆斷,要求其塑性良好,即具有一定的伸長率,可以使缺陷處應力超過σs時,隨著發生塑性變形使應力重分布,而避免結構物的破壞。
這兩個符號是物理上表示工程材料性能強度的符號,一般成為壓力(壓強),在大學理工類的課本中出現。它們的單位是Pa(帕斯卡),這個單位較小,工程上一般使用MPa(兆帕),是前者的一百萬倍。
第一個符號表示材料的抗拉極限,叫抗拉強度;第二個符號表示材料的屈服極限,叫屈服強度。這兩個強度指標一般同時使用,在表達材料的強度時,都有要求,前者大于后者。例如,一種鋼材的屈服強度是235MPa,抗拉強度是320MPa。
什么叫做名義屈服強度?
對于沒有明顯屈服階段的塑性材料,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取塑性應變為0.2%時所對應的應力值作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名義屈服極限,以σ0.2表示。σ0.2是對應于殘余應變為0.2%的應力。由以上可知只有無明顯屈服點的材料才有名義屈服極限。本構關系混凝土鋼結構材料力學隨便一本都有。。題主可以自己好好回去看看本構關系,就明白了。
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變形的應力。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稱為條件屈服極限或屈服強度。
大于屈服強度的外力作用,將會使零件永久失效,無法恢復。如低碳鋼的屈服極限為207MPa,當大于此極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將會產生永久變形,小于這個的,零件還會恢復原來的樣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設計屈服極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設計屈服極限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