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設計配合公差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機械設計配合公差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公差與配合的選用原則?
1.先選擇基準制,一般情況下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某些情況如:軸是特殊材料制成,且加工成本高,或一軸多孔之間形成不同配合性質的配合時考慮選用基軸制,當與標準件配合時,就以標準件為基準選用配合基準制。
2.選用公差精度,一般遵循的原則是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選用公差等級較低的精度。
3.選用配合,包括計算法(適用于科研或單件小批量生產)和經驗法(常用,適用大批量的車間生產),一般采用經驗法,即與現(xiàn)有的資料中的結構相比較來選用,當然還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孔與軸之間是否存在相對運動,若存在,為間隙配合(2)孔與軸之間是否有作用力(3)孔與軸之間是否要求定心精度等,具體請參見公差與配合相關書籍中的相關章節(jié)。
零件孔和軸如何保證過盈配合1~5um?
你這個配合的前提沒有給定配合的基本尺寸,真正的配合要符合GB標準,如果要與國際接軌還要符合國際慣例規(guī)范。
你有了基本尺寸就可以按照相關的配合手冊去選配。
配合的過盈量無非就是軸的最大尺寸減去孔的最小尺寸等于最大過盈量,軸的最小尺寸減去孔的最大尺寸就是最小過盈量。
你給定的條件,精度要求是很高的,設計部門有時也按照設計的要求自己給定一個配合公差,這是企業(yè)內部的要求。
配合的過盈量無非就是軸的最大尺寸減去孔的最小尺寸等于最大過盈量,軸的最小尺寸減去孔的最大尺寸就是最小過盈量。所以,現(xiàn)在我只能給你提供一個企業(yè)內部可行的公差值:孔的上偏差-0.003,下偏差-0.005;軸的上偏差為 0,軸的下偏差-0.002,(單位mm)。這是一個類似基軸制的過盈配合。在實際生產中也是可行的!
傳動系統(tǒng)孔和軸的配合公差如何計算?
1、首先要選擇是基軸制還是基孔制;
2、再考慮制造設備的精度,一般選用IT7-8級制造公差;
3、再選用配合公差,是過盈配合,過渡配合,間隙配合;
4、根據(jù)基軸/基孔制選擇另外一個孔/軸的公差。另外給你示例一個:φ24h7( 0/-0.021)基軸制; 孔:φ24K8(+0.01/-0.023)兩個是過渡配合。
與軸承配合的孔和軸怎么選擇公差?
回答如下:與軸承配合的孔和軸的公差應根據(jù)軸承的尺寸和要求來確定。一般來說,孔的公差應略大于軸的公差,以確保軸承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同時,孔和軸的公差應滿足以下要求:
1. 孔和軸的公差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如GB/T1800、ISO286等。
2. 軸承的安裝間隙應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要求軸承在安裝后能自由旋轉,但不能出現(xiàn)過大的間隙。
3. 孔和軸的公差應考慮到材料的膨脹系數(shù)和溫度變化等因素,以保證軸承在不同溫度下都能正常工作。
4. 孔和軸的公差應根據(jù)軸承的負荷和轉速等要求進行選擇,以確保軸承的壽命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孔和軸的公差選擇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滿足軸承的要求和使用條件。
要視軸承的使用情況選取孔與軸承(外圈)的配合。使用情況不同,選取的配合方式不同。如果是軸轉動,軸承外圈固定在箱體壁上,應該選H7的孔。此類使用情況,軸承外圓不宜過緊,否則對軸承的使用、工作不利。
軸承的尺寸精度都是恒定的,出廠時已經制定好了公差范圍。
以普通級(P0級)6308的軸承為例:可以在軸承公差表中查到,軸承的外圈公差是:上差:0 下差是:-0.011
根據(jù)軸承的旋轉方式、承載方式:外圈一般相對內圈固定,承載是固定承載、不是主要承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設計配合公差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設計配合公差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