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設備技術難題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機械設備技術難題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CAD機械制圖的難點在哪?
畫了20年圖紙,初學者喜歡把作圖軟件當作機械制圖,機械圖紙的主要意義就是零部件的設計工藝化和尺寸管理,做為設計者需要從圖紙上告訴制造工人,需要的精度和尺寸要素,所謂的制圖只是把思維書面化,機械設計是整個設備的源頭,其他的電控和軟件只是依附作用和實現機械的要求,所有的電器和軟件都是為了這個想象負責的,機械設計者的2維圖紙也是為這個服務的。前面幾個回答只能是告訴你如何做好繪圖員……真正的機械設計,需要長時間的設計實踐才能完成,舉個例子說,IT7級的制造精度,全部靠加工保證,不考慮裝配調整,制造零件的成本和難度極大,所以,工藝路線和裝配工藝十分重要,這也是機械設計必須的要點
港珠澳大橋有哪些技術難點?我們的工程師是如何克服的?
港珠澳大橋有幾大技術難點,都被我們的專家和工程師歷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的攻克了,最終成為舉國最受矚目的國際大工程。
大家都知道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境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等國內經濟最發達的沿海三地,是一坐有海上橋梁、人工島和海下隧道相結合的橋島隧工程。位于中國廣東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段。
港珠澳大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始修建,經過建設者們不懈努力,攻克三大技術難點終于在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全面貫通,又經過一年多的后期建設和完善,最后在2018年2月上旬實現全面竣工和通行。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為41.6千米;設計時速100千米/小時,橋面寬度33米;其中最重要的海底隧道長度7.44千米。
港珠澳大橋的3大技術難點
第1個是設計階段面對的地質環境復雜是所有橋隧設計之難
大橋所處的位置于伶仃洋海域,這里是每年南海臺風必經之地,海床地質結構復雜,單是每年從珠江海域沖涌而來的泥砂就給工程造成極大的困難;同時這里又是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航道,經常有各種大型運輸船只在海面上通行;香港空港航空距離大橋太近,他也是國際最大的空港之一,大橋的設計高度就被極大的受到限制。但是工程設計人員采用了橋、島、隧的組合方式成功解決了這些的問題。
中國除了芯片技術還有哪些“卡脖子”的難題?
工業領域 :新材料、精密機床、高端制造裝備、汽車發動機、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
軍事:飛機發動機、火控雷達、艦艇核動力、潛水艇動力降噪技術。
醫療:檢測試劑、設備、植入功能體、研發特效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設備技術難題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設備技術難題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