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識圖加工標識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機械識圖加工標識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需要用磨床磨的工件在圖紙上用什么符號表示?
這好像不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只要標注尺寸公差(精度要求比較高)、較高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如圓度、直線度要求在0.01mm之內),加工單位自然會用磨床來加工。
機械圖紙上標識t10是什么意思?
t10是一種常見的螺紋規格型號,它的螺紋錐度為1:10,牙距為1毫米。該種螺紋一般用于家具、機械和汽車零件制造中 導程是指相鄰的螺紋之間的距離,通常以毫米為單位表示 最后就是一個導程十分常見的螺紋指的就是相鄰兩個螺紋之間的距離是14
機械鉆絲圖紙怎么看?
讀取對象信息。首先看標題欄(右下角)里面的對象名稱、編號、數量、材料(如果有)、比例、單位等信息,這些信息的位置可以參看手冊相關部分的內容。
確定視圖。如果是原理圖等類型的非“標準”圖紙,就沒有嚴格的視圖這個概念了。標準的圖紙最少都有一個視圖的。視圖的概念來源于畫法幾何的投影,這個知識也可以看看手冊的相關內容,有建筑等視圖能力的人對這些概念不會陌生的,都是通用的。
分清主體與標注注解。確定了有幾個視圖,分別是什么視圖,之后就要分清主體,主體就是描述機械零部件的那些線條(實際的零部件二維世界里就是些線條),根據線的粗細就能分出來了(細線都是標注線),主體的線只有粗實線(粗細可以相對比較來判斷,標準里面粗細也有標準的)、粗虛線和剖面線。
由主體還原零部件的實際樣子。這是視圖的關鍵點,還原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仔細確定每個視圖到底是什么視圖(包括剖視圖等表達方法),輔助尺寸標注(例如R代表半徑,那條線就是個圓弧(面),這些標注在手冊里面有,也比較簡單。
確定零部件尺寸。這個可以大概看一下,有個大概的概念就行了,如果是制造者,到用到的時候再去看。
機械鉆絲圖紙通常是由工程師或設計師根據設計要求和標準制作的,具有一定的規范和標識。以下是機械鉆絲圖紙的幾個主要方面:
1. 規格和尺寸:鉆絲圖紙會標明鉆頭的直徑、長度等規格和尺寸,以便工人制作和使用。
2. 材料和硬度:鉆絲圖紙會標明鉆頭所用的材料和硬度等技術參數,以便工人選擇合適的材料和硬度進行制作。
3. 軸心線和鉆孔位置:鉆絲圖紙會標明鉆頭的軸心線和鉆孔位置,以便工人確定鉆孔的位置和方向。
4. 加工工藝:鉆絲圖紙會標明鉆頭的加工工藝和要求,以便工人根據圖紙進行制作和加工。
5. 其他要求:鉆絲圖紙還可能包含一些其他的標識和要求,例如表面處理、檢驗要求等,以便工人制作和使用。
在查看鉆絲圖紙時,需要熟悉相關的標識和符號,并根據圖紙的要求進行操作。如果不確定圖紙的意思,可以向工程師或設計師進行咨詢。
在機械圖紙中看位置度時第一基準和第二基準在標識時有何區別?
中心點不同。
在機械圖紙中看位置度時,第一基準和第二基準在標識時的區別主要取決于所使用的圖紙和設計習慣。
通常來說,第一基準是指以軸為中心,對其周邊區域進行測量的位置度基準。這種基準通常是以軸為起點,測量其周邊區域,并記錄測量結果的位置度。因此,第一基準基準的測量范圍是以軸為中心的。
相反,第二基準是指以齒輪、軸、軸承等部件為中心,對其周邊區域進行測量的位置度基準。這種基準通常是以部件為起點,測量其周邊區域,并記錄測量結果的位置度。因此,第二基準基準的測量范圍是圍繞部件進行的。
在標識時,第一基準和第二基準的區別在于標識的位置不同。通常,第一基準的測量結果和位置度信息會被直接標注在軸或軸周圍的區域上,而第二基準的測量結果和位置度信息會被標注在齒輪、軸、軸承等部件周圍的區域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圖紙和設計習慣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具體標識的位置可能會有所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識圖加工標識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識圖加工標識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