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加工機械精度原理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加工機械精度原理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機械加工時,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在機械加工中,把機床、夾具、刀具、工件構成的一個封閉系統稱為工藝系統。
二、根據切削過程的物理本質和工作階段,可以把影響機械加工精度,造成加工誤差的因素分為三個方面:
1.加工前存在的誤差:
(1)原理誤差:某些加工方法即存在著誤差;
(2)機床、夾具、刀具本身的誤差;
(3)工作、夾具、刀具調整時的誤差。
2.切削過程中物理因素所產生的誤差:
(1)切削力和其它力使工藝系統發生變形;
(2)切削熱和其他熱源使工藝系統發生變形。
3.切削后出現的誤差:
零件的加工精度應包括哪些內容?
零件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
1、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實際尺寸與零件尺寸的公差帶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2、形狀精度: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實際幾何形狀與理想的幾何形狀的相符合程度。
3、位置精度:指加工后零件有關表面之間的實際位置精度差別。相互關系:通常在設計機器零件及規定零件加工精度時,應注意將形狀誤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內,位置誤差又應小于尺寸公差。即精密零件或零件重要表面,其形狀精度要求應高于位置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應高于尺寸精度要求。加工精度是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實際尺寸、形狀、位置三種幾何參數與圖紙要求的理想幾何參數的符合程度。理想的幾何參數,對尺寸而言,就是平均尺寸;對表面幾何形狀而言,就是絕對的圓、圓柱、平面、錐面和直線等;對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而言,就是絕對的平行、垂直、同軸、對稱等。零件實際幾何參數與理想幾何參數的偏離數值稱為加工誤差。擴展資料:當采用了近似的刀刃輪廓或近似的傳動關系進行加工而產生的誤差。加工原理誤差多出現于螺紋、齒輪、復雜曲面加工中。例如,加工漸開線齒輪用的齒輪滾刀,為使滾刀制造方便,采用了阿基米德基本蝸桿或法向直廓基本蝸桿代替漸開線基本蝸桿,使齒輪漸開線齒形產生了誤差。又如車削模數蝸桿時,由于蝸桿的螺距等于蝸輪的周節(即 mπ),其中 m是模數,而π是一個無理數,但是車床的配換齒輪的齒數是有限的,選擇配換齒輪時只能將π化為近似的分數值(π =3.1415)計算,這就將引起刀具對于工件成形運動(螺旋運動)的不準確,造成螺距誤差。在加工中,一般采用近似加工,在理論誤差可以滿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前提下(《=10%-15%尺寸公差),來提高生產率和經濟性。
1. 尺寸精度:指零件的尺寸與設計要求的尺寸之間的偏差。
2. 形位精度:指零件的形狀和位置與設計要求的形狀和位置之間的偏差。
3. 表面粗糙度:指零件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粗糙程度。
4. 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同軸度、垂直度、角度等精度:指零件的直線、平面、圓形、同軸、垂直、角度等方面的精度。
5. 其他特殊精度:根據零件的特殊要求,還可能包括其他的精度要求,如溫度穩定性、磁場穩定性等。
零件的加工精度有2項,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包括:平面度、粗糙度、平行度、同軸度、位置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跳動等.具體到某個零件上,加工需要加工圖紙.圖紙上有加工精度要求的.不重要的零件一般不標示形位公差.尺寸精度按照GB-T1804-2000.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加工機械精度原理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加工機械精度原理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