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對機械工程課建議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對機械工程課建議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關于機械加工車間提案或是改善方案?
現場要有轉床,車床,磨床,機械加工的范圍很廣,一般習慣指金屬切削加工。要根據車間的規模和主要加工對象進行配置。使用率太低的一般可發外協作,以免造成浪費。
關于機械加工車間提案或是改善方案: 機械加工的范圍很廣泛,一般習慣指金屬切削加工。從您的提問我想是要組建一個維修車間。常用的設備有車床,工廠車間 別的廠用過的防割手套太貴,每天更換費用高。所以里面戴防割手套,外面套白手套,降本。
基層單位的改善應該針對成本控制和工藝,流程基本是高層設計的,你的提案被采納的幾率太校首先要用心,生產車間改善提案怎么寫啊: 不符合國家法定標準,對車間造成生產障礙的需要改善的都可以寫,比如國家規定消防通道為兩米,但車間通道太小。
具體要寫改善的方法:基本的提高品質,控制廢品,節約用水電氣,節約物料,控制加班,取消獎金 改善主題。
目前大二,學了機械專業。一點不喜歡。大一總共掛了33.5分,我學不下去了,各位有什么建議嗎?
我高中階段,最喜歡物理。高考后,物理考得不錯。在報志愿時,我明明報的某大學物理系,卻把我調劑到化學系。上學后問為什么把我調劑了。答復說,那年化學普遍考得不好,報化學的少,而我的化學考分相對比較高。對化學,當年我也是不喜歡。但既然國家要我學化學,我想就應該學好。于是,四年下來,我的學業成績排名前八(同年級共104人)。當然,我已經多年沒有干本行了,而是教管理了,專業跨度很大。但我經常以自己作為案例,給剛入學的大學生講授“學一行愛一行”、“干一行愛一行”的道理,知識有“相通性”的特點。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例如,在許多專業管理方面,就要運用到不少化學知識。講這些內容,就只有本人有條件講好、講透。你看,化學與管理,看起來毫無關聯的兩種專業,但實際上卻有“交集”。其實,這并不奇怪。從哲學的角度,任何事物都是有關聯的,只是“關聯”的程度不同。再說,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在將來能用到30%就不錯了,何況在知識爆炸、迅速更新的今天。大學里通過專業學習,最重要的是鍛煉、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和善于學習的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將來不管干什么,都能迅速學習,進入角色,成為專家。老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在有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你只要繼續善于學習,實踐會教會你一切。
機械專業雖然不像過去那么熱門,但也是中規中矩,就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你讀的是機械專業優勢的大學那就更好了,不知道你為何突然在大二有如此想法?
很多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填報專業不進行仔細的了解,不知道專業學習內容,以及未來的就業方向,就在別人的勸說下盲目填報志愿,的確會導致部分學生在就讀后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導致無法正常完成學業,有的學生甚至軍訓結束后就開始申請退學,重新復讀。
很顯然,你也是一個因為選錯專業二苦惱的人,但是你現在需要明確一個事實:到底是因為不喜歡導致掛科,進而學不下去,還是因為開始荒廢學業導致掛科,這兩種情況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因為荒廢學業導致掛科,那就是咎由自取了,和專業一點關系都沒有,任何一個專業都是要深入進去學習的,否則肯定是感到乏味。如果你整天都在吃喝玩樂,然后突然說不喜歡這個專業,那肯定是要自己承擔后果了。
1、試著和學校溝通,看能否調整到相近專業,大不了從大一開始讀。
2、直接放棄就讀,回去重新復讀參加高考。
3、還是好好學習專業,掛科的繼續重修補考就行,然后多學一點與機械相關實用技能,用以彌補你的專業不足。
4、把現有的課程應付結束,拿到畢業證,并準備調整專業考研。
總的來說,你目前的情況不太妙,教育部前幾天才發話的,要讓那些在大學混日子的學生沒法畢業,所以你要提高警惕,不要等到大學畢業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最終,不管你做如何選擇,個人的努力和堅持都是必須的,人有時候未必就非要遵從內心喜好,不喜歡的東西堅持下去,或許也能收獲成功,這是對現實低頭的做法。當然,我更建議你做一個強者,去勇敢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加油!
你覺得應該如何抉擇,歡迎留言分享!
曾經的掛科王來分享經歷。
我覺得我當時比你慘。
我一直在修不夠學分被退學的邊緣。
我大學志愿的填報,全憑一腔情懷。當初特別喜歡射雕里的東邪黃藥師,就找自己的弱項,數學專業,報了,還考上了。
誰知到了大學,管理方式從圈養變成了放養,枯燥的數學,再也提不起我的興趣。所以,從大一上學期就開始掛科。
從此,就開始了掛科,重修,再掛,再重修之旅。
考試的時候,比我低一屆的同學還認識,覺得挺丟人。低兩三屆的時候,都不認識了,也就皮了。
為了修夠不被勸退的學分,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最后的到了大四,老師們不好意思卡我了,才讓我都考過了。并不是我真的學會了。
畢論也是蒙過去的。因為隔壁大學里,有人因為無法畢業跳了樓,才沒卡我。一定是這樣的。
你特么哪里是學不下去了,你捫心自問你學過嗎,你明明就是他媽的混不下去了,還舔著臉說學不下去了,然后還為自己找了一個專業不喜歡的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你這種人也配用“學”字嗎,實話告訴你,別說機械就是其他任何專業你都會有今天。至于建議嘛,我建議你馬上退學,專業打游戲才是你的未來,休想再混個畢業證,侮辱大學生的名號,因為前不久國家教育局領導才說了,要讓哪些天天打游戲睡懶覺的人畢不了業。
中國制造2025計劃對機械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就業是否有好的影響?
我們從目前的就業方向結合2025的重點領域來具體分析一下。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在2015年5月提出的制造業發展戰略。核心內容是“十大領域”和“五大工程”。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對于制造業和科技的發展肯定是有利無害的,國家重視,社會投資,產業有需求,科研也會相應傾向于這方面的研究,例如,中國機械工程最權威的期刊《機械工程學報》在2018年的重點刊登方向上,就傾向和針對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方向,這從一定程度上會刺激相關方向科研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突破與積累,制造業會有重大的發展與變革。有觀點認為,美國近期對中國的一系列科技制裁措施,就是針對中國制造2025的迅猛發展而提出的,意在打壓中國制造業,這反映出中國制造2025讓科技大國美國產生了顧慮與恐慌,也從側面表明2025的成效和戰略重要性。
但對于機械工程專業學生的影響,是好是壞呢?首先,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一定程度提高了學生對自己專業的信心,因為這一規劃機械領域是占重頭戲的,從以上圖中也可以看出。規劃的提出,讓機械專業學生看到了自己的專業還有發展余地和用武之處,并不是一無是處的苦逼專業,在機械唱衰論日益嚴重的當下,非但沒有被國家拋棄在角落里,而且還擔負著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這或許是機械學子的一劑強心針!也許會有更多的學子報考機械專業,加入機械行業。
但是對于就業呢?首先,我們也針對2025的方向看一下相關就業單位。“十大領域”中,機械專業就業單位主要分布在2、3、4、5、6。
增加就業崗位的話,需要企業有良性的發展勢頭,社會需求增加,產量提高,或者是擴建或新建。
1.對于機床公司,機床行業目前并不景氣。大連機床算是國內非常知名的機床企業,但在去年剛破產重整,“公司資金缺口太大,以至于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來生產已經與經銷商簽訂的合同產品,而經銷商不能按時提貨導致了經銷商不太愿意繼續履行合同,導致客戶流失,陷入惡性循環”。還有機床龍頭沈陽機床經營業不樂觀,前幾年都有虧損,在這樣的環境下,招聘人數也不會出現明顯增加,裁員倒是有可能。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主觀上也不愿意去。在人工智能大熱的大背景下,機器人的發展應該是比較樂觀的,各種創業公司也在不斷涌現,人才需求量會增加,但這種公司需要的更多是技術、能力突出的人,畢竟需要和日本的發那科,安川,川崎和德國的庫卡,瑞士的ABB這幾家進行競爭,而且這幾家公司幾乎處于壟斷狀態。
2.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方面,大多屬于體制內單位,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的發展,但這些大型制造技術涉及的技術多,各種技術需要統籌發展,更需要技術的積淀,不是三年五年能得到明顯改善的。但市場相對容易飽和,不會有太大規模的擴招,薪資增長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對機械工程課建議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對機械工程課建議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