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工程材料顯微組織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機械工程材料顯微組織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種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的區別?
一、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共同點
2、性質上,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都可以具有較好的耐熱性能。
3、用途上,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都可以用于制作工業制造領域。
二、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不同點
1、結構不同
金屬材料:金屬材料的結構包括晶體結構及其缺陷、相結構和顯微組織結構。
無機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的晶體結構遠比金屬復雜,并且沒有自由的電子,具有比金屬鍵和純共價鍵更強的離子鍵和混合鍵。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結構為鏈結構、聚集態結構。
2、性質不同
碳含量對金屬材料微觀組織和機械性能有哪些影響?
碳是鋼鐵材料的主要合金元素,因此鋼鐵材料也可以稱為鐵碳合金。碳在鋼材中的主要作用是:
1.形成固溶體組織,提高鋼的強度,如鐵素體、奧氏體組織,都溶解有碳元素;
2.形成碳化物組織,可提高鋼的硬度及耐磨性。如滲碳體,即Fe3C,就是碳化物組織。 因此,碳在鋼材中,含碳量越高,鋼的強度、硬度就越高,但塑性、韌性也會隨之降低;反之,含碳量越低,鋼的塑性、韌性越高,其強度、硬度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含碳量的高低決定了鋼材的用途:低碳鋼(含碳量<0.25%),一般用作型材及沖壓材料;中碳鋼(含碳量<0.6%),一般用作機械零件;高碳鋼(含碳量>0.7%),一般用作工具、刀具及模具等。
一般金屬材料的組織是?
金屬材料的內部結構,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內部組織結構稱為顯微組織或金相組織。鋼材常見的金相組織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珠光體等。 鐵素體是碳在a-Fe中的固溶體。a-Fe的溶碳能力較差,因此,鐵素體的含碳量很低,在室溫時僅為0。008,由于含碳量低,鐵素體的強度和硬度都很低,但塑性和韌性很好; 奧氏體是碳在丁γ-Fe中的固溶體。γ-Fe的溶碳能力比a-Fe大,在1143℃時,其最大溶解度為2。11。奧氏體的強度較低,但塑性好,其機械性能與含碳量及溫度有關。對于普通碳素鋼,一般在室溫下沒有單一奧氏體存在,但在某些合金鋼(含有較高合金元素錳或鎳的鋼)中,室溫時也會有奧氏體存在,甚至全部都是奧氏體組織。 鐵與碳形成具有金屬鍵結合的金屬化合物碳化三鐵,稱為滲碳體。它的含碳量為6。67,其晶體結構比較復雜,熔點為1227~1600℃。滲碳體的硬度很高,塑性幾乎為零,是一個硬而脆的相。它在鋼鐵中的分布可以成片狀、粒狀、網狀或板狀,它的形態、大小及在鋼中的分布狀況,對鋼的性能有很大影響。 珠光體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一般情況下,鐵素體和珠光體多以片層狀相間排列混合在一起,稱為片狀珠光體。滲碳體也能以小圓球的形式分布在鐵素體的基體上,稱為球狀珠光體。
1 晶體結構2 金屬材料的組織是由大量的晶粒組成的,晶粒之間通過晶界相互連接3 晶體結構決定了金屬材料的性質和特點,如強度、硬度、導電性等4 金屬材料的晶體結構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常見的有面心立方結構、體心立方結構和密排六方結構等5 通過調控金屬材料的晶體結構,可以改變其性能和用途,如通過熱處理可以獲得不同的晶粒尺寸和晶界特性,從而改善材料的強度和韌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工程材料顯微組織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工程材料顯微組織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